每一个留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回国还是留下。
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和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更多的留学生们选择了学成归国。
在1978至2016年间,海外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已占总留学群体的79.87%。
这也意味着,如今近八成的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
1 基本特徵情况
从性别上来看,男性海归的数量要略高女性。
年龄方面,80後和90-95年之间的海归占到了总人数的92.3%。
另外海归中独生子女占了七成,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照顾父母以及家庭团圆等因素也是海归们选择回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海归学生的出生地来看,除了北上广三大城市居首以外,
来自河南郑州的海归人数高居第三这可能与河南省地狱模式的高考制度有关系,
把孩子送出国留学可以避免国内当下不公平的高考政策。
从海归出国前所处的教育阶段分布来看,
选择本科毕业後出国进修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高中生和研究生,
博士毕业生和初小学生比例最低。
2 主要留学学历
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历中,
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达到了61.5%,其次是本科占比31%,
博士研究生和其他占比加起来不到一成。
在最近一次的留学国家分布比例来看,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列前五名,
占比分别为24.9%、17.9%、10.9%、8.8%、6.3%
以上国家是我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国拥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法国和加拿大也超过4%,其余国家均低於3%。
在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课目中,商科牢牢占据首位,
占比接近一半。
第二位是应用科学占比为16.2%。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占比接近,均为10%左右,
自然科学占比最低仅为7.4%。
相比2015年,选择商科为主修课目的海归比例增长了12.1%。
3 海外生活情况
海外累计生活时长集中在1-3年,
六成以上的海归认为国外校园的安全问题只是个别案例
65.8%的海归认为在国外发展的状况尚无定论。
初次出国累计时长为:
一到三年以下占比最高(39.1%),
三到六年占比为29%六年以上以及一年以下分别占19.8%和12.1%。
这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周期有关,例如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周期一般为两年,
而英国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周期一般为一年。
从校园安全问题来看,65.9%的海归认为“只是个别案例被媒体放大,
不值得大惊小怪”27.4%的海归认为“较为常见,
需要提高防范意识”6.7%的选择“不清楚”。
比较国内外的发展状况,19.2的海归认为国外发展比国内更难,
认为国外发展比国内容易的仅占了15%而绝大多数理性的认为是因人而异。
送给1969、1981、1993年出生的他
“鸡”会属於那些一直不缺机会的人
私人洽购请致电133-28-77772 联系大公馆画廊叶小姐,
或点击本连结访问内页索引
4 职业技能与规划
海归们在留学期间适应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46.3%的海归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
在海外留学期间获得的能力提升方面,生活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位居前三名,
分别占比89%、84.9%、84.4%。
专业知识和技能位居第四,占比71.2%。
创新能力、扩大人脉网路分别占比52.1%、43.7%。
在职业规划方面,46.3%的海归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
45.9%的海归们没有详细的规划7.8%的海归们选择任其发展,
不做规划。
5 海归们的就业优劣势
海归们的最大优势体现在拥有国际视野,
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而劣势则在於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以及企业的需求。
在海归就业优势方面,选择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跨文化沟通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比例分别为85.9%、82.2%、79.5%。
在海归就业劣势方面,主要在於不了解过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的需求,
还有回国错过校招季不适应国内的人情社会导致难以获得发展机会,
还有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等等都是海归们的短板。
6 海归们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
仅有21.8%的海归熟悉相关政策,
回国前须就业资讯资讯等服务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是政府最应该完善的激励保障政策。
对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优惠政策了解程度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56.4%的海归都不了解详细的内容21.8%的海归们经常关注并指导内容,
另21.8%的海归表示不清楚相关内容。
就业资讯谘询、海归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就业推荐以及定向招聘的管道是海归人员在回国之前最渴望获得的四项服务。
而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海归们希望政府做出相关的改善,
主要体现在提高薪酬福利待遇(74.2%)、搭建海归交流平台(59%)、建立人才补贴制度(50.6%)、解决户籍住房(47.8%)、创造良好法治环境(33.4%)、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30.4%)等等。
7 海归就业基本情况
近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的竞争力高於国内的同类学生,
56.1%的海归有海外全职工作经验超过四成的海归回国时常在一年以内。
与没有留学经历的人相比,
海归对自身在国内发展的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为:
48.4%的海归认为其自身优於国内同类学生,
22.8%的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10.8%的认为不如国内同类学生,
18%持不明态度。
工作经验方面,43.9%的海归在国外没有全职工作经验。
在有工作经验的人群中,其工作经验市场主要集中在三年以内。
其中工作时间在一年以下的占比28.1%,一到三年的占比18.1%,
三到六年的占比6.4%而六年以上的仅占3.5%。
近两年内回国的占比67%,回国时长在一年之内的占41.1%,
一到两年之间的占25.9%三到五年之间的占22.2%,
六年以上的仅占10.8%。
8 海归人际关系情况
通过海外朋友和同学与海外联系是海归们沟通海外的首要途径,
与家人团聚是回国的主要原因超过九成的海归能够融於社会。
海归回国後,主要通过在海外的朋友和同学(82.1%)以及社交软体(73.7%)与海外保持联系,
其次是校友会和海外的社团、亲人分别占比24.7%、13.9%和11.7%。
方便与家人团聚以及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致使海归们回国的最主要原因,
分别占比70.6%和63%。
前面提到过超过七成的海归是独生子女,国内经济增长、政治稳定、饮食文化、国外经济形势低迷、国内生活丰富等方面因素比例均超过25%。
另外国内社会网路关系、专业在国内发展前景、奉献精神等也是重要原因,
分别占22%、16.2%、15.8%。
因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而归过的人员仅占8.8%。
超过一半的海归们回国後能够顺利融入国内的生活和工作,
44.7%的海归认为有困难但能够逐渐克服,而4.8%的海归表示回国後之中无法完全的融入国内的生活和工作。
9 海归发展的城市选择
超过半数的海归回国後未发生国内迁移,
北京成为首选的城市而城市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发展。
回国後,50.9%的海归没有选择迁移至其他城市,
发生迁移的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线城市之间迁移占比16.9%
从其他城市向一线城市迁移占比16.5%从一线城市迁移至其他城市占比8.4%,
在非一线城市之间的迁移占比7.3%。
海归们目前所在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依然以比较大的比例优势领先其他城市,
占比分别为24.%、13.8%深圳和广州位居其後,
分别占4.9%、4.6%。
选择目前所在城市的五大理由主要是:
经济发展(47.7%)、人脉关系(36.8%)、环境舒适(36.1%)、基础设施(34.2)、多元文化和城市包容性(33.3%)。
其次为产业基础、公共资源、人才政策。
此外,房价等生活成本低也是海归们选择在某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理由。
10 海归发展评价情况
三分之一以上的海归认为留学的收益大於成本,
超过三成海归认为三到五年内可以收回留学经济成本。
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的态度,
认为收益大於成本的占36.3%认为收益成本相当的占18.1%
而认为收益小於成本的占27.3%。
留学成本回收方面,30.3%的人认为三到五年内能够收回出国留学的经济成本,
24.1%的人认为一到三年内能够收回成本。
22.5%的海归认为五到十年才能收回经济成本。
认为十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的占比17.5%,另有5.6%的海归认为一年内即可收回成本。
在海归人员中,92.1%的状态是在国内就业,
而在国内创业的仅占7.9%。
【编者按:上海出国留学咨询——很高兴为您服务,欢迎在线咨询!138-1610-3920,方老师】
下一篇:被留学生吐槽理想与现实落差大的20个专业